不简单小说网
不简单小说网 > 戴高山文集 > 蔡氏古民居的石头砖头和木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蔡氏古民居的石头砖头和木头

 

开篇:

大清同治年间,菲律宾华侨蔡启昌、蔡资深父子经过多年经营,积累了无数钱财。但身为成功商人的蔡资深,满脑子儒家思想,认为“久远之业,商不如农”把种田吃饭,看得比什么都重要!于是,就想把资金转移家乡,购田置业。

乙丑年,蔡启昌回到家乡官桥漳里村,相中了村边一片叫“漳州寮”的风水宝地,他让儿子将大量资产转入国内,开始斥资买地,大兴土木,拉开了蔡氏民居古厝群的建设序幕。并先后建成了启昌厝、攸楫厝等房屋。

随后,蔡资深再接再历,经过40多年的努力,一栋栋古厝拨地而起,连结成蔚然壮观的民居群落!并且,他还在周围广购荒地,组织兄弟子侄大力垦殖,逐步形成以村落为中心的垦殖区,让蔡氏子子孙孙,有房可住,有地可耕。

至于田地,那是世代永存的,今天我们在此,要说的是蔡氏古民居的建筑材料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当时承建民居的许多装修材料,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的。但是,民居的主要建材:石头、砖头、木头,自然都是就地取材、现场加工的,这些,都值得我们粗略一说。

1。石头

在泉州,石头遍布晋江两岸。因此,石头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用材。

路上踩的是石头,埕里铺的是石头,墙上彻的是石头蔡氏古民居也无一例外。从路间行走的走道,到居前平整的石埕,再到居中方正的深井,以及台阶、门坎,大门、小门、窗户,石柱、石珠、石栏杆,石椅、石桌、石磨盘及墙体自地面往上三分之一的位置,都是用石头磊彻而成的,容得不得半点虚假。

用石头做建筑底层材料,既坚实又防水,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基业。建筑工人和乡民们,通常会根据材料大小和质地不同,进行建筑组合。

乡间小路,用的多半是碎石或鹅卵石铺就的;石埕深井,用的却是打磨得十分平整的,尺多宽丈多长的条石,一条一条铺砌而成的,并且横多竖少地分成一个个大方格。而台阶级石,深井围石,则是由更大更长甚至更粗壮的巨型石条,打磨堆砌而成的。房中深井边上,为了防雨防潮,采用的都是石柱,但此处的石柱并不粗大,它们在深井边呈方形地站立着。柱珠的作用基本上是用来拱起木柱的,以防止地面潮湿木头腐朽。它们或大或小,大的有一抱多围的,小的也有三掌余的围的。除了正面墙体用数尺高七八尺长的大石板立彻而成之外,其余三面的外墙体,则是用条石堆彻而成。

一块一块,一层一层,都是用花岗岩石精工细作,打磨而成。故此,这40年所花费的大小工夫,决不是一代匠人所能完成的。

把石头磨平似乎是一件相对简单的工艺,而雕花刻柳,甚至用石头雕刻立体人物、花鸟虫鱼,飞禽走兽,却有更加精深的一道工艺了。有些高超的地方,是把整块石头掏成一个半立体的画面框架,在中间精雕细刻出山水人物,花鸟虫鱼,那些工艺要精心细致到不能碰坏一条鸟腿,一枝花枝。当然,其间自然少不了诗词联语,警句名言。

蔡氏古民居的石头雕刻,基本上是用两种不同石质来完成的:一种是青石。青石的石质较硬且雕工较为细腻,用它雕刻出来的石头工艺品,表现得精细完美,立体感强烈。故此,蔡氏古民居的多半精品雕刻,都是用青石细研打磨而成的。但青石的取材相对稀少,石料也比较不容易切成大大的块状,所以用青石雕刻出来的工艺品,一般不会很大。

而花岗岩几乎是闽南造房取材最主要的用料之一,除了以上所说的各种墙体、深井、石埕之外,花岗岩同样可以用来做为雕刻用材使用。但花岗岩的质地不如青石,其硬度和细腻程度相对较差,在雕刻工具相对粗陋的近代,工匠们雕刻出来的花岗岩工艺品,相对于青石的细腻和立体感,其品质则是大打折扣的。

蔡氏古民居的大门,基本上是用花岗岩条石打磨而成的,其造型和尺寸也基本相似。听老人讲,大门的尺寸,都是要用呈祥、固有的数字加工而成的,不可造次。当然,门上还要有对联,门乳,和显示“某某传芳”的牌匾,这些,都是用青石或者花岗岩雕刻的。

大部分窗户都是用青石和花岗岩交错拼合而成的,它们所形成自然青白相间的颜色,都是独具匠心的。或者外框是花岗岩的,内条却用青石的;或者外框是青石的,内条却用花岗岩的,让人的心眼有颜色和层次区分,看起来不至于单调和枯燥。当然,所有的石雕工艺也是如此,它们主要集中在大门的两侧,由青石和花岗岩交替分色组成。如此这般,就算天长地久,依旧自然而然。

同时,由于花岗岩的取材相对容易,且成材巨大,故此,古民居所有的大部件石材用料和大雕工,都是取材于花岗岩。某些部件之硕大,实在让人惊骇。

所以,如此宏大的建筑工程,到底用了多少石料石材,很难估算!但那40年的时间,是一个正当年的工匠,从20岁开始到老的历程!而其间又有多少工匠,只看到开始,没看到结果;又有多少工匠,只看到结果,没尝试开始

2。砖头

泉州的磁器,那是名扬海内外的,当然,那是在德化的。然而,在这烧窑的故乡,其砖头工艺,也是名目繁多、独具特色的。

泉州的砖头工艺,从来是不把它们烧成纯色的黑或纯色的红的,而是红黑相间,红的部分多,在大部分的红色之间,留有二、三条2-3厘米宽的黑条斜斑纹。蔡氏古民居的墙体,有三分之二强的部分,用的就是这种红黑相间的砖头,一块块一排排,浆砌而成。并且,几乎所有的地板,瓦当,瓦片下椽子上那一层,都是用红砖铺设而成的。

特别强调一下,在瓦片下椽子上那一层红色薄砖,有一个多功能的作用。一是可以隔热做到防暑作用,二是可以防止瓦片久雨渗水,起到防漏保护椽子不受腐蚀的作用。

蔡氏古民居的地板砖,都是纯红色的。有方形的,也有六角圆形的,六角圆形的多半是后来修建铺设的。整体看来,都是以方形红砖居多,一块一块紧凑并列排成。由于日久年深,所有红砖都已碎裂成碎片,但它们还是紧密相连,块状分明。是的,一百多年之后的古民居,这些砖头的红艳依旧,永不褪色。

自基层石砌部位三分之一以上,再上部分三分之二的墙体,都是用红黑相间的砖头砌成的。

工匠们会选择各种各样的砖块,堆砌成各种各样花纹的墙体。或方或圆,或横或竖,自花岗岩而上一层一层砌起。上墙体外围的边框和花岗岩平整对齐,横砌。两三层之后,开始整体向内收入1厘米,并不断有规则地变换方向和形状,组成千姿百态的花纹图案。由于砖头本身红黑相间,形成后的图案自然是千奇百怪,妙趣横生的。

蔡氏古民居的砖头并不止一种,大的小的、方的圆的、长的短的、厚的薄的也各不一样。但最主要的还是体现两种,一种是自然的长方形,一种是均等的六角形。但不管是哪种形状,都是红黑相间,红多黑少。整体看起来是红色的,却夹杂着黑色的条纹。

不仅如此,古民居的砖头还做成不少图案、花纹不一的砖雕。或是由砖头在墙体周边直接拼接、雕刻而成的花纹;或是全部用红砖浆砌而成的一堵小墙,再剔去多余的部分,显露出花纹,并把多余部分抹上白灰,使之红白相间,让漂亮、绝色的图案更加惹人注目。图案上的花虫鸟兽,栩栩如生。

古匠人们用砖头拼凑、雕刻而成的,除了图案之外还有文字。在蔡氏古民居诸多的宅体中,面墙两侧的中间,几乎都是左右两边各有四个字是用砖头拼凑而成的,它们大小均等地竖排在前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